目的:防止磁棒表面积铁影响过滤效率,避免金属杂质二次污染。
适用场景:每次滤袋更换时同步清洁,或定期维护(建议每周1次)。
停机准备
关闭进出口阀门,切断电源,挂“禁止操作”警示牌。
释放系统压力:打开排气阀,确认压力表归零。
磁棒拆卸
拆卸顺序:
a. 取出滤袋支架(注意卡扣锁定状态)。
b. 用非磁性工具(如塑料钳)夹取磁棒,避免划伤表面。
安全提示:佩戴防割手套,防止磁棒边缘划伤。
磁棒清洁
使用无纺布蘸取专用清洗剂(如中性防锈剂),以画圈方式擦拭。
顽固铁锈可用细砂纸(型号#240)轻磨,禁止使用钢丝刷。
初步去铁:用干抹布包裹磁棒旋转擦拭,去除表面松散铁屑。
深度清洁:
干燥处理:压缩空气吹扫(气压≤0.3MPa),自然晾干或烘干(温度≤60℃)。
回装与测试
将磁棒垂直插入支架卡槽,确保磁极方向与原设计一致。
通电测试:开启设备,观察磁棒吸附效果(铁屑吸附量应≥90%)。
常见问题:
磁力下降:检查磁棒是否退磁(使用高斯计检测,表面磁场强度应≥800Gs)。
残留铁粉:改用超声波清洗机(频率40kHz,时长10分钟)处理。
核心原则:避免滤袋破损、防止交叉污染、确保密封性。
工具清单:
新滤袋(同型号,需提供材质证明)、扳手、卡簧钳、无尘布、吸尘器。
安全装备:防静电服、护目镜、防毒面具(针对有毒介质)。
系统隔离:
关闭进出口阀门,打开底部排污阀排空残液。
使用氮气置换系统内氧气(压力0.1MPa,持续3分钟)。
泄压与开盖
缓慢打开排气阀,观察压力表归零后,用防爆工具拆卸法兰螺栓。
注意:禁止敲击法兰面,防止密封圈变形。
旧滤袋拆除
解除卡环:使用专用拉拔器(禁止直接撬动)。
检查网篮:用内窥镜观察网篮是否变形,清理附着物(可用压缩空气逆向吹扫)。
新滤袋安装
在滤袋法兰面涂抹硅脂(耐温-40℃~200℃),增强密封性。
按对角线顺序拧紧卡箍螺栓,扭矩值需达到规定范围(参考设备手册)。
对位放置:确保滤袋提手与网篮卡槽对齐,避免强行塞入。
密封处理:
功能测试
气密性测试:通入低压空气(0.15MPa),保压3分钟,压降≤5%。
过滤效率验证:使用颗粒计数器检测进出口颗粒浓度(截留率应≥99.9%)。
关键参数:
滤袋寿命管理
建立更换台账,记录累计运行时间、压差数据。
设置压差报警阈值(初始值1.5倍工作压差时强制更换)。
磁棒保养制度
每季度进行磁性能检测,退磁率>10%即更换。
存放时涂抹防锈油,避免接触酸性气体。
废弃物处理
废滤袋按危废分类(如含重金属需按HW49处理)。
清洁磁棒的废水需经中和处理(pH 6-9)后方可排放。
规范化的磁棒清洁与滤袋更换流程是保障化工袋式过滤器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强化预防性维护,可使设备寿命延长30%以上,同时降低维护成本。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智能监测系统:集成压差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滤袋寿命预测。
自清洁磁棒:采用纳米涂层技术,减少人工维护频次。
数字孪生维护:通过虚拟仿真优化更换周期与操作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