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选择
材质与防腐:优先选择304不锈钢或环氧涂层处理的泵体,避免水质腐蚀(尤其温泉水含矿物质较多)。
流量匹配:根据池容计算流量(公式:流量=池容×3~5倍循环时间),例如50m³池需选150~250m³/h流量的水泵。
节能性:选择变频泵,可根据需求调节功率,降低能耗(节电率可达30%)。
过滤设备选型
适用场景:水质硬度高(含铁、锰)地区,需搭配砂缸前置预处理。
优点:无需反冲洗,滤芯更换便捷(3~6个月/次);适合小型家用泡池。
缺点:过滤精度较低(约50μm),易堵塞。
适用场景:家庭温泉机、小型别墅泡池。
优点:过滤速度快(25~40m/h),适合大流量泡池;反冲洗周期长(3~5天一次)。
缺点:占地较大,需定期更换石英砂(每年1~2次)。
适用场景:商用温泉度假村、大型公共泡池。
高速过滤砂缸:
卡式过滤器:
锰砂/活性炭过滤器:
正规厂家筛选
资质验证:查看ISO认证、CE认证、水处理专利证书(如曝气溶氧技术专利)。
案例考察:优先选择有知名温泉项目案例的厂商(如日本草津温泉、腾冲热海合作品牌)。
售后服务:确认质保期(核心部件≥3年)、配件供应周期(如加热器线圈备件是否本地化)。
功能与创新
矿物释放技术:选择天然麦饭石、火山岩内衬设备,避免化学涂层脱落风险。
智能控制:支持APP远程调节水温、模式(如按摩/养生/儿童模式)。
防垢设计:内胆采用钛合金或搪瓷材质,减少水垢沉积(寿命延长2~3倍)。
消毒方式对比
水质监测系统
必备功能:实时显示pH值(7.2~7.8)、ORP值(650~800mV)、浊度(<1NTU)。
报警联动:参数异常时自动启动备用消毒设备(如紫外线+臭氧双模式切换)。
热泵选型要点
能效比(COP):选择COP≥4的设备(即1度电产生4倍热量),北方寒冷地区需选低温型(-15℃可运行)。
安装条件:空气源热泵需通风良好(避开遮挡物),地源热泵需足够土地面积(100㎡/10吨水)。
品牌推荐:特灵、约克(商用级)、格力、美的(家用级)。
辅助加热设备
电辅热:适用于极端天气(如-10℃以下),选择钛合金加热管(耐高温、防腐蚀)。
燃气锅炉:作为备用热源,需搭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提升效率10%~15%)。
南方潮湿地区
除湿热泵:回收废热干燥空气,节能率>60%(如格力DH系列)。
湿度控制:设定RH值(50%~60%),联动空调除湿模式。
北方干燥地区
组合式空调机组:兼顾恒温(25~28℃)与新风换气(每小时6~8次)。
热回收装置:利用排风热量预热新风,降低供暖负荷。
成本核算
初始投资:热泵系统>锅炉>电加热,但长期运行成本反向。
维护费用:砂缸过滤年维护费约3%~5%,紫外线灯管更换成本占设备价10%。
场景适配
家庭温泉:卡式过滤器+电磁加热+紫外线杀菌(总成本约2~3万元)。
商业度假村:锰砂过滤+地源热泵+盐氯发生器(总投资约50~80万元/池)。
环保合规
政策要求:新建项目需符合《温泉旅游水质标准》(GB/T 33533-2017),禁用含氯消毒剂。
节水设计:中水回用系统(节水率≥40%)可申请绿色建筑补贴。
选购温泉设备需遵循 “技术适配场景,节能兼顾体验” 的原则:
小型项目:优先选择集成化设备(如家用温泉机),注重品牌与售后;
大型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热泵+砂缸+紫外线),预留扩容空间;
特殊需求:高海拔/极寒地区需增加电辅热,海滨项目需强化防腐蚀设计。
最终目标是在预算内实现 水质安全、能耗可控、体验舒适 的三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