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行业资讯

桂林行业资讯

NEWS CENTER

桂林泳池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图解析

作者: 时间:2025-04-30 浏览量:391

泳池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图解析

泳池水处理设备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物理过滤、化学絮凝、pH调节和消毒杀菌,实现水质的持续净化与稳定。以下是基于您提供的信息整理的标准工艺流程,结合技术细节与优化建议:


一、工艺流程总览

plaintext复制泳池水 → 平衡水池(补水混合) → 循环水泵 → 毛发过滤器 → 絮凝剂投加 → 石英砂过滤 → pH调节 → 消毒剂投加 → 回流至泳池

二、分步详解

1. 初步处理:平衡水池与循环水泵
  • 功能

    • 平衡水池:汇集泳池溢流水与补充水,平衡水量波动,确保循环流量稳定。

    • 循环水泵:提供动力,驱动水流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扬程需覆盖管道阻力+池深(通常≥10m)。

  • 关键设备

    • 毛发过滤器:拦截毛发、纤维等大颗粒杂质,保护后续设备(如水泵叶轮)。

    • Y型过滤器:预过滤泥沙、树叶等悬浮物,减少石英砂滤层负荷。

2. 化学处理:絮凝与沉淀
  • 絮凝剂投加

    • 药剂选择:硫酸铝(10% Al₂(SO₄)₃),投加量10~15 mg/L(根据浊度调整)。

    • 作用机理:Al³⁺水解生成Al(OH)₃胶体,吸附悬浮物形成絮团(矾花),加速沉淀。

    • 投加方式:通过精密计量泵与循环水混合,确保均匀分散。

  • 石英砂过滤

    • 滤层结构:多层石英砂(粒径0.5~1.2mm),过滤精度≤5μm,浊度去除率>95%。

    • 反冲洗:压差>10 psi或48小时/次,反洗流速≥15 L/(m²·s),清除截留杂质。

3. 水质调节:pH控制
  • 自动调节系统

    • 确保消毒剂(次氯酸钠)有效性(pH 7.5时杀菌效率更高)。

    • 防止池壁腐蚀(pH<7.0加速金属管道锈蚀)。

    • 传感器:pH探头实时监测(精度±0.1),反馈至PLC控制器。

    • 调节剂:10% HCl溶液,投加量由PID算法计算(维持pH 7.2~7.8)。

    • 意义

4. 终端处理:消毒杀菌
  • 次氯酸钠投加

    • 紫外线辅助:破坏微生物DNA,减少氯耗(适合儿童泳池)。

    • 氧化还原电位(ORP):≥650 mV,确保氧化能力足以灭活隐孢子虫。

    • 药剂特性:5% NaClO溶液,有效氯浓度稳定,无刺激性气味。

    • 投加量:5~8 mg/L(维持余氯0.3~0.6 mg/L),通过余氯传感器闭环控制。

    • 协同消毒



405327346df848099dc197641b34a89b.jpeg

三、工艺优势与优化建议

  1. 动态平衡设计

    • 循环周期:公共泳池≤6小时,私人泳池≤8小时,避免死水区形成。

    • 防短流措施:回水口与给水口错位布置,结合导流板引导螺旋水流。

  2. 节能与自动化

    • 变频水泵:根据流量需求自动调速,节能≥30%。

    • 在线监测:浊度、pH、余氯数据实时上传,异常自动报警。

  3. 维护管理要点

    • 滤料更换:石英砂每3~5年更换,活性炭滤层每半年再生。

    • 化学安全:次氯酸钠储存需避光(温度<25℃),投加时佩戴防护装备。


四、典型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原因处理方法
余氯波动大水温变化或有机物冲击增加ORP传感器,联动调节次氯酸钠投加量
石英砂滤速下降滤料板结或生物膜滋生反冲洗后浸泡次氯酸钠(50 mg/L),每月1次
pH漂移(>8.0)水中CO₂挥发或消毒剂过量投加盐酸(10% HCl),检查氯投加系统

五、工艺流程图示例

plaintext复制泳池水 → 平衡水池 → 循环水泵 → 毛发过滤器 → 絮凝剂投加 → 石英砂过滤 → pH调节 → 消毒剂投加 → 回流至泳池           ↑                ↑                 ↑                  ↑                  ↑
       补水系统         电力驱动           化学反应            自动控制           水质监测

总结

该工艺通过“物理过滤+化学调节+生物协同”实现泳池水质的闭环管理,核心在于动态平衡控制自动化投加。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优化参数,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水质检测,确保游泳环境安全舒适。未来可集成光催化氧化等绿色技术,进一步减少化学药剂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