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行业资讯

南岸行业资讯

NEWS CENTER

南岸水上乐园与游泳池的三大不同设计点

作者: 时间:2025-05-13 浏览量:1481

水上乐园与游泳池在设计和功能定位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三大核心设计点的对比分析:


1. 功能性给水系统的有无

  • 水上游乐池
    需配备独立的功能性给水系统,为水滑梯润滑、造浪装置、互动水景(如水蘑菇、水伞)等娱乐设施提供专用水源。

    • 润滑水泵需配置备用设备,确保持续供水以保障游客安全。

    • 该系统严禁与池水循环系统共用设备,避免因负荷冲突导致故障风险。

    • 关键设计要求

    • 案例:爱克机电的AT/AB系列水泵专为水上乐园设计,具备高承压、大流量特性,满足润滑水系统的高可靠性需求。

  • 游泳池
    通常仅依赖循环净化系统,无额外功能性给水需求,设计重点在于维持水质清洁与游泳功能。


2. 池水循环周期的差异化

  • 水上游乐池
    循环周期更短(具体数值需参考实际表格),因需处理大量动态设施(如造浪池、滑道)带来的高负荷水流,且需频繁补充新水以保持娱乐设施的稳定运行。

    • 设施类型(如高速滑道需更高换水频率)。

    • 水深变化与游客密度分布(深水区负荷更高)。

    • 影响因素

  • 游泳池
    循环周期较长且相对固定,主要依据泳池用途(训练池、比赛池)和水质标准调整。

    • 设计特点
      侧重均匀水流分布,通常采用顺流式或逆流式循环,无需应对复杂水力冲击。



63f266d1252b778d.jpg27643020de13c94d.jpg

3. 水深与坡度设计的理念差异

  • 水上游乐池

    • 深水区隔离高风险设施,减少浅水区拥挤风险。

    • 缓坡设计防止游客意外滑入深水区,同时降低滑道结构冲击力。

    • 水深梯度:从浅水区(儿童戏水)向深水区(成人滑道)延伸,坡度≤2%,更大深度通常低于游泳池。

    • 安全逻辑

  • 游泳池

    • 水深差异:两端坡度≤3%(最小1%),深度变化平缓,多集中于1.2-2米区间。

    • 功能导向
      以游泳训练为核心,水深均匀性确保水流稳定性,浅水区侧重儿童安全。


总结

水上乐园的设计更强调动态娱乐性安全冗余(如备用泵、分区域水深),而游泳池侧重静态水质管理游泳功能优化。两者在水处理工艺上虽有共性,但功能性给水、循环周期及空间布局的差异反映了其核心使用场景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