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水疗会所的设计需兼顾功能性、舒适性与美学体验,同时需解决隐蔽工程隐患与客户体验细节。以下是系统性设计要点与避坑指南:
三流线分离:客户动线、员工动线、物流动线互不干扰(如清洁通道独立)。
分区逻辑:
前厅:接待、咨询、展示区,需光线明亮(色温4000K以上)。
水疗区:干湿分离,淋浴区防滑(摩擦系数≥0.6),泡池区设独立更衣隔断。
休憩区:配备躺椅、阅读角,灯光调至暖黄(色温2700K-3000K)。
单人间占比:高端会所单人间面积≥8㎡,公共泡池人均占地≥1.5㎡。
流线宽度:主通道≥1.2米,辅通道≥0.8米,确保轮椅通行无障碍。
功能性照明:操作台面局部照明(照度≥300lx),水疗区采用间接照明防眩光。
氛围灯光:动态LED灯带模拟水流效果,香薰区搭配雾化灯光增强沉浸感。
隔音材料:墙面使用吸音棉(NRC≥0.8),水疗区增设隔音屏障。
白噪音系统:流水声、鸟鸣声循环播放,掩盖外部噪音干扰。
无火扩香:选用薰衣草、雪松等舒缓精油,浓度控制在0.1%-0.3%避免刺激。
新风系统:每小时换气6次,CO₂浓度≤1000ppm。
材料选择:
混凝土基层: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厚度≥2mm)。
墙面:柔性防水涂料(拉伸强度≥1.5MPa)+瓷砖铺贴。
节点处理:管道根部、地漏周边增设附加层,闭水试验48小时无渗漏。
坡度设计:淋浴区坡度≥2%,泡池溢水口设防臭弯管。
地漏选型:深水封地漏(存水弯水封≥50mm),定期清理毛发。
水平管径:主排水管≥110mm,支管≥75mm,坡度≥1%。
检修口:每5米设置检修盖,标注管道功能标识。
智能设备:手机APP预约、自助更衣柜(指纹解锁)、声控灯光系统。
用品配置:一次性浴袍、抗菌毛巾,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定制化流程:根据客户体质推荐精油配方(如薰衣草助眠、薄荷提神)。
文化元素:融入本地非遗技艺(如泰式草药热敷、中式艾灸)。
隔断设计:泡池区采用弧形玻璃隔断(高度≥1.5米),更衣室设独立淋浴间。
监控规避:公共区域摄像头避开更衣室、淋浴区,隐私角度倾斜30°以上。
等电位联结:所有涉水设备接地,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
应急电源:UPS不间断供电≥30分钟,备用照明覆盖全区域。
热泵系统:恒温除湿热泵节能率≥40%,搭配太阳能辅助加热。
雨水回收: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节水率≥30%。
涂料:水性环氧树脂(VOC含量≤50g/L),无甲醛释放。
软装:天然麻质窗帘、竹制家具,减少化学污染。
文化主题:日式枯山水汤泉、北欧森林氧吧、禅意茶道空间。
科技主题:全息投影水幕、AR互动泡池、智能水质监测屏。
理疗设备:远红外桑拿房、冲击波理疗仪、筋膜放松舱。
健康检测:客户入馆时提供免费体态分析(如足弓压力测试)。
过度追求网红风:忽略功能性(如镜面墙易结露、异形泡池难清洁)。
忽视动线交叉:更衣室与水疗区相邻导致湿气侵入。
防水偷工减料:仅做单层涂刷,未做闭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