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平衡
保持水量稳定:每日补水量≤蒸发量+排污量(通常≤5%总水量);
循环周期匹配:住宅泳池6-8小时/次,儿童池≤2小时/次。
污染物分级处理
必检指标:
余氯:每日早晚各测1次(泳池0.5-1.0mg/L,循环水管道末端≥0.3mg/L);
pH值:控制在7.2-7.8(更佳7.4-7.6);
浊度:开放前检测≤0.5NTU,浑浊度突增时启动应急处理。
工具选择:
使用DPD比色法试剂盒(误差≤±5%);
在线传感器需每月校准(如哈希HQ40D)。
砂缸维护:
反冲洗频率:浊度>5NTU或压差≥15psi时启动;
石英砂更换:每2年或压差超限立即更换。
重力式设备:
滤料寿命:复合滤料(活性炭+陶瓷球)≥10年;
自动反洗:当压差达8psi时触发,耗水量≤循环水量的7%。
氯系消毒剂:
三氯异氰尿酸(TCCA)投加量:2-4g/m³·次;
避免与酸性清洁剂混用(防止有毒氯气释放)。
无氯方案:
臭氧+紫外线联用:臭氧投加量0.1-0.3mg/L,接触时间≥4分钟;
季铵盐类消毒剂:适用于儿童泳池(刺激性低)。
水泵选型:
流量匹配:循环流量=泳池容积×2(儿童池)~1.5(成人池);
扬程要求:≥系统总阻力+2m安全余量。
管道布局:
主循环管径≥DN80,支管≥DN50;
避免直角弯头(减少30%压损)。
吸污频率:
日常维护:每日1次(重点区域);
深度清洁:每周1次(全池吸污)。
操作规范:
吸污机滤袋压差>3kPa时立即清理;
池底淤泥厚度>2mm时启动高压水枪冲洗。
应急处理:
投加硫酸铜(0.25-0.5mg/L),24小时后强化过滤;
提升余氯至1.5mg/L(持续24小时灭藻)。
预防措施:
水温>25℃时投加除藻剂(双乙酸钠);
安装UV-C紫外线灯(波长254nm,剂量40mJ/cm²)。
分层处理:
防冻措施:
排空管道内积水(残留量<5%);
添加防冻液(丙二醇型,浓度10-15%)。
循环管理:
保持水温≥5℃,每日循环2小时防止结垢。
电气安全:
控制箱接地电阻≤4Ω,电缆绝缘层耐压≥2500V;
水泵电机防护等级IP68(水下设备)。
化学品存储:
液氯钢瓶远离热源(间距≥5m),配备泄漏应急池;
固体药剂(如PAC)防潮储存(湿度<60%)。
节能策略:
变频水泵:根据流量自动调节转速(节电率30-50%);
余热回收:冬季利用泳池排热供暖(节能率≥40%)。
总结:泳池水处理需遵循"预处理→循环过滤→消毒→监测"的闭环流程,重点关注余氯稳定性、浊度控制和藻类预防。采用郑州亿创重力式设备等先进技术,可实现节水80%、节药的生态效益,同时降低运营成本40%以上。定期维护与科学管理是保障水质安全的核心。